2020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对各类银行房贷规模划定“红线”。
《通知》中提到,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符合管理要求的中资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应稳健开展房地产贷款相关业务,保持房地产贷款占比、个人住房贷款占比基本稳定。同时根据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规模、机构类型,明确对7家中资大型银行、17家中资中型银行、中资小型银行和非县域农合机构、县域农合机构、村镇银行,共5档机构分类分档设置房地产贷款占比上限、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上限。
通过对已上市银行的财务数据统计发现,目前大部分银行集中度情况均符合《通知》要求,仅少部分银行需要整改。当然,《通知》也为不符合要求的银行提供了较长的过渡期,根据存量业务的规模情况,集中度不达标的银行视情况均有获得2年或4年的过渡期。
新政对未来房地产行业的影响
一是推动房地产企业发展向头部集中。结合2020年上半年出台的房企融资“三道红线”对需求端的管控,本次的集中度限制可以理解为资金供给端的政策补丁。行业内已经具备规模优势、项目布局优势、杠杆水平较低的龙头房企依靠自身规模,降低整体融资压力,稳固行业地位;而高杠杆房企在融资受到限制之下,只能通过收缩业务和加快周转的方式“回血”。未来,中小房企通过加杠杆快速实现规模增长的情况可能不复存在。
二是新政将鼓励房企转向“长期经营”模式。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表示,为支持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住房租赁有关贷款暂不纳入房地产贷款占比计算。因此,本次《通知》下发的监管意图将鼓励房企从“高周转、高杠杆”的经营模式向“长期稳健”的经营模式转变。
三是在总量控制的情况下,银行出于维护战略客户的考虑,房地产贷款额度会优先保证头部大型开发商,从而加速行业出清。中小规模的房地产企业将面临融资困难、融资成本提升的困境,行业兼并重组或将加速。
2020年12月21日,在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再次提出了“2021年坚持房住不炒”和“规范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目标,体现出党和政府对于房价问题的重视。相信未来,将会有更加丰富和完善的制度配套体系,助力民生稳定与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