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仍在复苏周期,春节疫情影响部分数据
GDP一季度我国实际同比增长18.3%(环比增长0.6%),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10.3%,两年平均增长5.0%。一季度的GDP增速低于市场预期,两年平均增速仅为5%,较去年四季度6.5%的水平明显下降。服务业增速的回落略超预期,可能的影响因素:“就地过年”可能抑制服务消费;金融市场波动引发金融业GDP下滑;1-2月基建投资景气不高等。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月同比增长35.1%,两年平均增长8.1%,3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1%,环比增长0.6%。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5%,比2019年同期增长14.0%,两年平均增长6.8%。环比数据连续三个月持续加快,而且远高于2019年同期。表明即便剔除低基数影响,工业生产复苏也是超预期,主要原因为企业春节后开工较早,能够更加高效地响应市场需求。
CPI 1-2月同比-0.2%,环比0.6%,同比环比回升同往年比较弱,主要原因为春节期间疫情影响到消费。3月同比0.4%,市场预期0.3%,同比数据回升主要由于翘尾负向影响大幅减弱,疫情后消费反弹;环比-0.5%,受春节后需求季节性回落影响。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1-3月9.6亿元,同比增长25.6%,主要是由基数效应导致,整体固定资产投资仍属于恢复进程中。其中,第一产业同比增长45.9%,第二产业增长27.8%,第三产业增长24.1%。
社会消费品零售2021年一季度总额105221亿元,同比增长33.9%,两年平均增速为4.2%,经季调环比较去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86%,环比增幅大于整个GDP的环比增幅。此前1-2月份,受年初冬季疫情的再度反复以及就地过年的影响,消费实际景气程度恢复较慢,进入3月以来,疫情防控平稳有序,对居民消费、商旅出行的场景限制逐步解除,消费景气加快复苏。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3月297万人,累计同比增长29.69%,其中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比2月份下降0.2个百分点,表明一系列的保就业政策初步见效,就业形势稳定,短期无忧。
制造业PMI 1-2月份为50.6%较上月下行0.7个百分点,主要原因为春节期间疫情影响市场消费需求下降。3月PMI为51.9,环比显著回升1.3个百分点,显示市场疫情后恢复且符合季节性特征,3月数据是过去5年同期中等偏高位置,连续12个月保持在荣枯线以上。
数据来源:Wind
债市预期高度一致,利率难言大幅上行
目前资金面稳定的情形下,利率市场情绪基本没有较大变动。市场仍然处于一个多因素制衡的环境中,经济数据虽然在预期轨道但难言后劲,机构更多观望,资金面和资产风险更多成为拐点判断的依据。
债市短期向上和向下的空间都相对有限:一季度利率低位波动,各项经济数据均表现较好,但由于市场已有所预期,基本面预期一致和市场行为极度理性,利率很难随经济数据等因素产生趋势性走势,所以目前流动性因素占据影响市场的重要地位。春节疫情过后进入二季度,经济数据不再有基数优势,恢复速度开始变慢,货币政策虽然全年基调中性稳健但当前表现为宽松稳定,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趋势后劲不足,在市场预期一致的大背景下,除非经济超预期发展,利率恐难形成大幅度快速上行趋势,或仍在流动性扰动下维持震荡走势。

数据来源:Wind
一季度权益市场冲高回调,业绩仍是未来核心关注点
股市冲高回落,结构性行情被打断:2020年股票市场走出了极致的结构性行情,在机构抱团行为的带动下,股票型公募基金收益率平均值达到60%左右,部分基金收益率超过100%,表现远远超过大盘12%的涨幅。2021年初,二八行情继续演绎,带领大盘稳步突破3500点,代表机构抱团股票的“茅指数”涨幅领先其他主要股指。然而2月18日,春节过后开始,在估值过高的压力之下抱团股集体回调,两周内下跌超过20%,让机构投资者措手不及。
分行业来看,去年食品饮料、家电、电气设备和汽车等行业或由于稳定的消费属性,或由于行业具有较大的成长空间(如新能源相关概念),受到机构青睐而大幅上涨。而今年一季度这些板块则在调整中表现更为糟糕,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下跌过后,这类板块多处在历史估值的高位甚至极值状态,反应了虽然流动性收紧、利率边际提高等因素引发了这轮调整,但过高的估值或是其潜在的主要因素之一。
数据来源:Wind
市场风格背后的驱动因素仍是基本面:从业绩表现来看,经过18年以来的低迷和20年初疫情造成的下滑,目前全行业业绩正处于恢复性增长阶段,而创业板和中小板的业绩增速更是达到近十年的高位,体现出基本面正处于向上阶段。从盈利能力来看,“茅指数”ROE明显高于全行业水平,印证近年来的抱团行情背后的逻辑:机构更偏爱具有竞争力优势的企业。放眼未来,具有较高成长能力和持续盈利能力的企业或仍是资本市场追逐的目标。
数据来源:Wind
短期流动性无需过分担忧:从流动性角度来看,宏观层面,随着国内疫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流动性有边际收紧趋势,但考虑到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仍在持续,在国内经济没有出现过热迹象的状况下,预计货币供应仍会保持较为充足状态。微观层面,今年1月基金市场延续了去年的火爆行情,发行规模再次突破前值,创下历史新高。近期受市场震荡影响,基金发行市场有所降温,但发行规模仍处于历史高位。按照年初以来申请注册的基金和正在发行中的基金来测算,如果全部能够发行成功,将带来超过万亿的增量资金,在流动性方面对市场形成支撑。
总结来看,过去一年的结构性行情随表现为机构抱团行为,但其本质仍是由公司经营业绩驱动,而近期的回调则大概率是由于股价过分高估、脱离基本面造成。放眼未来,投资者还是应该选择业绩更加优秀,具有长期成长能力和竞争力的标的,并综合考虑估值因素,选择合适的投资时点。